<
y4h2小说网 > > [知否同人] 知否发糖日记 > 第5章
    齐衡此言一出,齐国公和平宁郡主都是一脸震惊。

    儿子居然不反对,什么情况?!

    齐衡低头侧首,在齐国公和平宁郡主看不到的角度给明兰送了一个安慰的秋波。

    回了于归院,我给你跪回来!

    明兰连忙低头掩饰笑意,齐衡继续一本正经地对平宁郡主道:“当初我病入膏肓,娘子为了替我冲喜十日之内便嫁了过来,拜了堂便脱下喜服来我床前伺候,三月了都不曾好好聆听母亲教诲,今日一定要补上。她年纪还小,阅历尚浅,正需要您多多教导。”

    明兰老老实实跪在地上,丝毫没有要站起来的意思,恭谨地道:“官人说的是,请母亲训诫。”

    儿子儿媳这个反应,平宁郡主只觉一拳打到了棉花里,什么兴致都没了,便道:“罢了,元若刚才特意说起你嫁进来冲喜,不就是提醒我你劳苦功高吗!若是让你跪久了,他心里还不知道怎么埋怨我呢!你回去说给娘家人听,又要说我刻薄媳妇,还是起来说话吧!”

    齐衡已经坐到了齐国公下首,听了平宁郡主的话,脸上的表情出卖了自己:本来就是嘛!

    明兰急忙起身,走到平宁郡主面前恭恭敬敬道:“谢母亲教诲。如官人所说,明兰如今是齐家媳妇,不再是盛家女儿,当然事事以母亲父亲官人为重,绝不会做出让齐家蒙羞之事。”

    明兰说完低下了头,暗地里给齐衡送了一个秋波:说好你会配合我!

    齐衡得了明兰的指示,急忙调整好面部表情:“娘子,你要记住,齐家能有今天,都是母亲的功劳。今后你我事事都要以母亲为先,但也不可让母亲太多劳累。外面的事儿有我和父亲,内宅之事你要先拿主意,不能没有主见。但有了主意也与母亲商量,不可擅作主张。”

    明兰低眉垂首道:“谢母亲教诲,谢官人教诲,明兰记住了。”

    儿子儿媳如此恭顺,平宁郡主反而觉得更加窝火,冷哼一声道:“明兰,当日成亲十分仓促,难为盛老夫人还是给你准备了丰厚的嫁妆。不过官家仁厚,最反对权贵与民争利,所以咱们大宋有条不成文的规距,官居三品及以上的人家,不得经商,更不可以权谋私。因此齐家的家产收益,都是天地、商铺收租,并没有自家经营的商铺。”

    当今天子宋仁宗赵祯,乃宋真宗第六子,生母是宫人李氏,后封李宸妃,因病早逝。

    宋真宗宠信无子的美人刘娥,便称赵祯乃刘娥所生,并在五年后将其立为皇后。

    宋仁宗十二岁时登基为帝,因其年幼,由养母刘太后垂帘听政。

    直到二十三岁时刘太后去世,才开始亲政。

    宋仁宗生性仁爱,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拥有仁宗庙号的封建君主。

    宋仁宗有过两个皇后,第一任郭皇后是刘太后亲自选的,颇为骄横任性。

    刘太后驾崩后,郭皇后与尚美人争斗时错手扇打仁宗,被废为净妃。

    郭皇后病逝后,宋仁宗念着旧情,再追封为皇后,只无册谥祔庙之礼。

    第4章 婆媳管家

    宋仁宗的第二任曹皇后,是鼎鼎有名的二婚皇后。

    曹皇后第一任丈夫是观察使李士衡的孙子李植,从小就沉迷于修道。

    与曹皇后结婚当天,李植入洞房后翻墙逃走,出家做了道士。

    曹家当即把曹皇后带回娘家,与其和离,十八岁奉诏入宫,次年立为皇后。

    曹皇后熟读经史,善飞白书,亲自养蚕采桑,深受宋仁宗敬重。

    宋仁宗与曹皇后早年无子,认了宋太祖一脉的堂侄赵宗全为嗣子。

    曹皇后的外甥女儿高滔滔,与赵宗全一起被养在宫中,青梅竹马,结为夫妻。

    没想到后来曹皇后连生二子,长子封为邕王,次子封为兖王。

    养子赵宗全不免尴尬,自请出宫,去禹州做了五品团练,免得碍了邕王兖王两兄弟的眼。

    大部分人都是既有优点也有缺点,平宁郡主也是个人。

    在汴京城权贵圈,平宁郡主只有三个缺点。

    第一是不让齐国公纳妾不守妇德,第二就是眼高于顶有些势利,第三就是非常护短我的人只能我欺负。

    除此之外,她遵纪守法,知书达理,对宋仁宗和曹皇后都是真心孝顺,因此在帝后面前盛宠不衰。

    盛明兰听了婆婆的话,急忙躬身道:“母亲教训的是。娘家祖母怜惜我,自我幼时便开始为我攒嫁妆,只是我蒲柳之姿,家中并未想过要将我嫁入三品以上之家。当日亲事仓促,也来不及调换,所以嫁妆中有些自己经营的铺子。”

    平宁郡主颔首道:“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,你说的没错。况且你一嫁过来,就把嫁妆都交给了我,说你要一心照顾元若的身体,不想为俗务分心,我当时接了下来只是为了替你解忧。不过咱们家不得经商,所以我将你名下的商铺都盘了出去,所得钱银置了田地庄院收租。说给你知道,可不要被人误会夫家抢占你的嫁妆。咱们齐家,丢不起这个人。”

    明兰急忙表忠心:“这是自然,齐家家大业大,便是缝子里扫一扫,也够寻常人家过一辈子,我这点嫁妆,母亲又怎会放在眼里!还要劳母亲帮我处置商铺,多谢母亲费心!”

    齐衡陪笑着说:“母亲,如今我的身子大好了,明日就会回书院读书。既然这样,娘子的嫁妆,还是交给她自己打理好了,也给她找点事做,免得她无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