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
y4h2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重圆(双重生) > 第494章
    “那就行。”

    卫远笑着揉了把他的脑袋,“好了,去睡吧。小孩子太晚睡,怕是长不高的。

    卫朝便向父亲和母亲,行礼告退。

    等儿子走出屋子,坐在床上的卫远方才揽住董纯礼的肩,让她靠在自己身上。

    望着如豆灯火,映照一扇叶影婆娑的窗棂,他轻声安抚道:“等那边的战事结束,我就回来了。”

    他心有愧,妻子有孕,且胎象不稳,比起怀长子阿朝时,更为凶险。

    情绪也易变如云,很是依赖他。

    但现在,自己却要去往千里之外,不能再陪同她。

    孩子已是四个月大,不知他再回来,是否能赶得上出生。

    战事不可预料,他并不能保证。

    但愿如此吧。

    卫远心想。

    若是可能,这世上没有战争最好,但镇国公府的建立与存在,却是依托了战争,从父亲开始。

    延续到他这一代,必须如此。

    倘若卫家无用,皇帝不至于日夜忌惮了。

    他不得不去峡州。至于京城,便交给二弟和三弟。

    “你注意好自己的安全。”

    董纯礼同样明白,脸贴着丈夫坚实的臂膀,轻声细语道。

    “好。”

    卫远侧首亲了亲她的额头,低应了声。

    *

    油灯渐弱,终至寅时。

    公府门口,台阶上的石狮子旁,一行人送别。

    卫旷失明,看不清楚长子的脸,便只能抬起手臂,伸手摸了摸,叮嘱道:“一路小心。”

    宽厚干燥的手掌,布满粗糙的茧子。

    卫远垂低着脖子,让父亲抚摸,应道:“爹你放心。”

    见母亲哀愁神情,说道:“娘,还要烦累您照顾好纯礼。”

    杨毓依依不舍,忙不迭地答应:“你顾好自己的事便好,纯礼我会替你照看好的。”

    她握着长媳董纯礼的手,站在一块。

    接着,卫远又与二弟二弟媳、与三弟、与妹妹卫虞道别。

    寥寥两句话之后,便深深作揖,转而走下台阶,踩蹬跨马,要与一众亲卫朝城门而去。

    忽然身后传来一道长声:“大哥——”

    卫远拉住缰绳,回头,是三弟在喊他。

    卫陵站在阶上,隔着凉风吹过的长街,一双漆黑眼眸看向身穿甲胄的兄长,再次道:“你一定要护好自己!”

    卫远笑着挥手,道:“家里的事,就交给你和你二哥了。”

    比起二弟卫度,他更为放心的,是这个三弟。

    手落下时,风尘扬起,铁蹄声远。

    不过转瞬之间,卫陵眼前,唯余空寂的街道,一两声* 的虫鸣。

    十余盏亮堂堂的灯笼,被仆妇丫鬟们提着,照着自个的主子,往府内行去了。

    *

    一路回到屋内,终于可以坐下歇息。

    郭华音起了一个大早,还要梳妆打扮,送大伯出征。早已困倦得不行,偏偏耳边是丈夫的喋喋不休,吵得她几多烦躁,却只能忍着他对柳曦珠的不满。

    卫度唤丫鬟送壶热茶过来,犹在愤慨。

    “我们一大家子送我大哥出征,她倒好,病得都起不来床。之前还能逛园子,今早就动不了了,也不知给卫陵灌的什么迷魂汤,爹娘问起来,还说是没叫醒她,给她遮掩着。”

    “她处处吃我家的,住的也是我家的屋子,使的也是我家的仆役。”

    “她一个商户女能嫁进公府,是她高攀了,不仅半点不知谢恩,前些日子,竟还要与卫陵和离。”

    “离了便好,偏生又没离。”

    卫度想起那顿被父亲的鞭打,骂他多管闲事,仍觉背痛。更是气恨三弟的不争气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若非这是在镇国公府,郭华音都要以为自己在市井赶集,入耳妇人的长舌之语。

    但卫度的秉性,在最初之时,她已然了解。

    暗瞥了眼喝过茶,要脱衣再上床睡会的卫度,她只作温柔语调,道:“我去看看阿若,不知他的发热退些没有。”

    时值春天,各种病灾泛滥。

    从二月初开始,直到今日的三月五日,卫若已生了大大小小,三场的病。

    前两日在夜里起了热,她已照顾两日。

    虽现下有些头重脚轻,但郭华音宁愿去孩子那里,也不想再听卫度唠叨了。

    卫度听她这般说,便松缓眉头,转口道:“你去吧。”

    这个妻子,还是娶得合意的。

    不至于让他操劳公务之余,被后宅儿女所困。

    不似卫陵娶的那个风吹不得、空有美貌的女人。

    *

    曦珠是在卫陵起身的那一刻,便醒了过来,但直至他穿衣出门,她都没有从帐子里出来。

    侧身透过青色的薄纱,望着他的背影离开。

    无数次地,她挣扎着想要起床,去送送卫远。

    从她来京城公府寄住,董纯礼从来友善,有什么好的,也差丫鬟送去春月庭。

    她生病了,会亲自来看望她。这段日子,即便怀胎困难,仍时常过来破空苑。

    便连卫远,也不计较她的身份,曾在那一场鸿门宴后,放她去祠堂看望罚跪的卫陵。